找到相关内容1062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思鹏老师的开示

    远离执著就是凡夫。《大乘》无著菩萨引《阿毗达摩大乘经》释迦牟尼佛给诸大菩萨讲法时,就依三自性说,诸佛如来,依遍计所执建立世间,建立凡夫,建立生死,建立不得涅槃的三界五趣。依缘生法的真实相,不起...与善友们聚会,却实因身体不能来。坐车有些颠簸,再加上还有点发烧,叫我来给大家讲点法,同时也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!   在《大乘庄严经论》里无著菩萨说:“有四法能够使学佛者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 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91584218.html
  • 譬喻----佛教的善巧与美妙

    鸠摩罗什译之金刚般若经举出梦、幻、泡、影、露、电等六喻;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经举出星、翳、灯、幻、露、电、泡、梦、云等九喻;大乘本卷中举出幻事、阳炎(阳焰)、所梦(梦境)、影像(镜像)、光影、谷响、...逐一说明教法,如以植物为喻,逐一说其萌芽乃至开花、结果,以之逐一比喻佛弟子之出家乃至成道。若就类别而言,常见于诸经中之著名譬喻有:(一)显示诸现象之存在悉无实体、一切皆空之譬喻。大品般若经卷一举出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2285031.html
  • 谈心说识(八):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

      1、二种遍计:   就是《大乘》所说的自性计与差别计。如该论说:“遍计所执亦有二种:一者,自性遍计所执故,二者,差别遍计所执故,由此故名遍计所执”(《大正藏》卷三十一,一三九下)。《...   常言“心有千千结”,就是因为这颗凡夫心,时常会为外境所转,会执著计度各种现象,所以《大第六》中说有二种遍计,四种遍计,十种遍计;《显扬圣教论》说有六种遍计;《瑜伽师地》卷七十三说有五种遍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9591985498.html
  • 万世译经师——鸠摩罗什菩萨略传

    菩萨」所译传之《维摩诘所说经》与《妙法莲华经》,经由诵读大乘之启蒙,及学习《毗昙经》、《大乘》等经论,乃深入思惟,而兴起西行求法之志,终入戒贤门下习《瑜伽师地》而有后来归国编造的《成唯识论》之著述...禅法经》)、《禅法要解》等禅经,对大乘菩萨禅法的弘通,立下深厚根基。   鸠摩罗什菩萨译有《维摩诘所说经》、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、《十二门》、《金刚般若经》、《妙法莲华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、《佛说华手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94086286.html
  • 濒死体验的佛理分析

    完具。   人死后依然牢牢执著自身,不肯放弃,所谓我执即是;《大乘》称之为染污末那,此第七识之染污意有我见、我爱、我慢、我痴四种烦恼,《瑜珈师地》卷六三云:“末那名意,于一切时执我、我所及我慢...博览,尽量占用第一手资料,写有《死后的生命》(On Life after Death)等书。   1981年,康乃狄克大学心理学教授甘尼斯·林与维吉尼亚大学精神科教授布雷斯·葛雷森创立“国立濒死研究...

    吕云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3288958.html
  • 中印佛教交流历史

    在扶南国弘化,于大同十二年(546)来到南海,太清二年 (548)到达梁京。前后译出《解节》、《金光明》等经,《大乘》、《俱舍》、《唯识》、 《十七地》、《佛性》、《中边》等论及诸记传共四十九部一百四十 二卷。他所译的,很多是印度法相唯识学的重要论著。其中由于他译 述的《大乘》,为中土僧人们所弘传讲习,遂至形成了一个摄论 学派。   同时来到中国北朝弘法的天竺人士也颇多。天竺禅师佛陀,于五...

    高观如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9510189945.html
  • 中国宗教文化对日本的影响

    很多,就连寺院也多是兼习数宗的,例如东大寺内是六宗兼学的,元兴寺内有三、成实、摄论(研实《大乘》)学者,法隆寺内有三、法相、律宗学者,等等。这表明,日本僧众还处在对中国佛教理论进行理解、研习的...奈良,日本佛教史称此六宗为“奈良六宗”。奈良六宗所依据的基本经典与中国的这六宗相同。   三宗最初从高句丽传入。推古天皇三十三年(625)高句丽僧慧灌到达日本宣讲三论宗的“八不中道”教义,被认为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9510289947.html
  • 三年新竹山居岁月——我在福严教学时代的所遇、所学、所思

      好不容易吃力地看完了《解深密经》,到华雨精舍报告进度时,原以为他会责备我不用功,进度太慢,不料他一听就摇摇头说:“看得太快了。”于是指定下一部是《大乘》。看完他又指定《大乘庄严经论》,每...大师对大乘佛教三期三系的判,却拟订了太虚大师的“佛法僧义广”与“我怎样判一切佛教”,作为初级部学生的必修课程。其尊师重道与无私办学的光风霁月,由此可见一斑。   为什么我会教《妙云集》呢?原来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390897.html
  •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

    、皆化生、受自然虚无之体、无极之身,这种净土应晚于前者,而药师净土则是四大净土中出现最晚的一种,所受弥陀净土及密教的影响很大。及至《大乘》卷下,以净土为出过三界之妙处,这便标志着佛教已经完全把净土...存在开辟了可能。于是在公元前一二世纪,伴随着大乘佛教的酝酿,佛教的净土思想也逐渐形成了。   在早期印度,佛教净土思想呈现出纷繁的态势,其种类之多,说法之异,往往让人眼花缭乱。总体上来看,古代印度...

    文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593661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判教思想

    又《起信》、《宝性论》、《十住毗婆沙论》、《大乘》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论是也。”   其后源空的弟子,日本净土真宗的开创者亲鸾,则在源空“三经一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对“三经”作了分判,以《...佛子闻风而至,海众云集,共修净业,逐渐成为一大丛林。大师宗风以净土法门为主,冬季坐禅,余时兼讲经。大师主持道场以来,注重真修实行,以戒律为根本,以净土为皈依。禅与净土并提并重,弘宗演教常年不断,恒以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095063.html